本報訊 “這些鳥是從哪里來的,我們以前怎么沒有見過?”“你看,它們的體型很大!”連日來,一群不知名的鳥類在云南省龍陵縣勐糯鎮大小海生態濕地臨時“安家”,它們一會兒歇息在濕地附近的樹枝上,享受著冬日絲絲陽光的溫暖,一會兒振翅飛上天空,欣賞著勐糯壩子的山水田園風光,一會兒在濕地草叢中覓食,品嘗著大自然賜予的美餐……吸引了很多慕名而來的群眾,或趕到現場想看個究竟,或交頭接耳議論那些不知名的鳥,或拍照留下鳥兒的身影,濕地周邊三五成群的圍觀場景,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經過林業技術人員查閱相關資料證實,這10多只“冬日來客”名叫鉗嘴鸛、屬于遷徙鳥類,原產于印度、斯里蘭卡等地,遷徙路線主要經過云南等地;鉗嘴鸛于2006年10月3日在中國云南大理洱源西湖發現過,是中國首次記錄;由于數量比較稀少,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物種;在龍陵縣境內屬于首次發現。
龍陵小黑山保護區技術人員胡興潤介紹說,鉗嘴鸛屬于中型鸛,經常在沼澤地、水田、湖邊等食物豐富的區域活動,由于它的食量比較大,主要以兩棲爬行類、小型水生等無脊椎動物為主食,以魚、蝦、青蛙等為輔食。估計它們只是遷徙途經勐糯大小海濕地,需要進行臨時的歇息和補充食物。
被稱之為“地球之腎”的濕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系統,其具有穩定環境、物種保護及資源供應等功能。提到濕地,不得不回憶起曾經有專家對龍陵濕地資源的評價:2018年8月,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教授喻慶國一行到龍陵縣考察濕地建設時認為,龍陵濕地資源比較豐富,特別是勐糯大小海濕地,國際候鳥遷徙通道從勐糯周邊通過,加之其周邊特殊的高緯度、低海拔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氣候條件、多樣性的自然環境,為濕地鳥類資源和魚類資源的生存、棲息、繁衍孕育了“天然居室”。
近幾年來,勐糯鎮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求,堅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的原則,以創建“國家森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及加強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等工作為契機,把濕地保護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放在重要為來抓,加大對勐糯大小海濕地及其周邊區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力度,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宜業宜游的魅力小鎮。
地處怒江畔、與緬甸一衣帶水的勐糯大小海生態濕地總面積達1000多畝。目前濕地區及周邊區的野生鳥類就達幾十種。“近年來,我們采取聯合巡護、宣傳教育等方式,加強了對濕地和周邊區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由于生態環境比以前好了,看到的陸生水生鳥類的種群、數量也比以前多了,特別是難得一見的世界頻危鳥類(鉗嘴鸛)也看到了。”勐糯林業站負責人李家有介紹道。
張楊軍 郁云江 李志鋒 朱昌維 胡興潤 攝影報道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云南網警 | | 滇公網安備 53050202000001號
電話:0875-2128698 傳真:0875-2128698 投稿郵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編輯QQ:516770808 廣告投放:18287516758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業信息備案許可證:滇ICP備13003931號-2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營業許可證:530502100020697 云南網警ICP備案:53050203402011號
免責聲明:九龍網內容來源于本網和互聯網,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敬請在一周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本站新聞文章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